嵊泗洋山有位殘疾人“大家長”,10多年來,她一直為殘疾人遇到的煩心事、操心事奔走,沒有一句怨言。她就是洋山鎮殘聯理事長、社會事務服務管理辦主任潘燕。問起她如何做好殘疾人服務工作,潘燕說得很簡單:“做任何事都要無愧于心、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焙唵蔚脑捳Z背后,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今年5-6月,她上榜“舟山好人”。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孩子一聲“媽媽”暖人心
這些年,因為工作潘燕接觸過很多殘疾兒童,幫助他們的過程中,潘燕也收獲了許多感謝與感動,其中有一個叫靜靜(化名)的男孩子,讓潘燕一直記掛著。
2014年1月1日一大早,潘燕接到電話得知,靜靜的父親昨晚突發心臟病死亡。靜靜是名智障兒童,父親也有智力缺陷,母親覺得家庭負擔過重,前幾年就離家出走。靜靜以后的生活怎么辦?誰來照顧?
潘燕一邊幫助靜靜申請低保、安排治療、康復訓練,一邊通過各種渠道聯系他的親生母親。在潘燕的努力下,靜靜的母親在洋山找到了工作,落實了住處,靜靜終于有了一個穩定的家。
在這過程中,誰也記不得,潘燕為了靜靜打過多少次電話,原本就容易暈船的她是憑著怎樣的毅力克服路途上的艱辛。有一天,潘燕在忙著給靜靜辦理康復中心出院手續,靜靜因為一時間看不到潘燕而急得哇哇大哭。潘燕趕忙跑來安慰,靜靜一下子撲到她的懷里叫了一聲“媽媽”。
這是當時10歲的靜靜第一次開口說話,潘燕的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她覺得這聲“媽媽”特別甜,一切辛苦都值得。
創辦全縣首個殘疾人之家
洋山鎮殘疾人之家內,現在有16名殘疾人。在殘疾人之家里,除了參加工療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他們在這里找到了很多樂趣,也為很多殘疾人家庭減輕了負擔。
說起洋山鎮殘疾人之家的創建過程,其中有不少潘燕的心血。 2013年,嵊泗縣提出要建立全縣首家殘疾人小康·陽光庇護中心(現“殘疾人之家”)。當時,在庇護中心第一選址不是洋山的前提下,潘燕主動請纓,接下這個籌建任務。
殘疾人之家開辦前,潘燕忙著選址、裝修,開辦以后,她忙著宣傳、走訪,開展各類助殘活動。從“趣味運動會”“私家烘焙”培訓到現實版“開心農場”……潘燕幾乎沒有和家里人像樣地過一個節日,但是每年的“助殘日”活動她總是煞費苦心。
如今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和個人都加入到了為殘疾人服務的行列中,洋山鎮的一些船老大開展“海鮮接力”,定期為這里的殘疾人免費送上透骨新鮮的海貨;洋山“一天一點愛”社會公益組織經常和殘疾人一起種菜、種果樹……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感受到了社會的愛和大家庭的溫暖。
為殘疾人家庭撐起一片天
2018年,洋山鎮的脫貧攻堅剛剛啟動。洋山鎮雖然本島面積不大,但由于歷史原因,島上的精準扶貧對象家庭跨省市而居。在近三年的時間里,潘燕的腳步反復踏遍了所有的精準扶貧對象家庭,甚至愿意花費五個多小時坐船、坐車以及步行的時間,只為了能實地了解一戶精準扶貧對象家庭的真實情況。
潘燕了解到,城東社區的姚某因為雙胞胎大兒子一出生就患有腦癱?!爸?,他們是在外地康復的,因為疫情關系,他們也不方便出去,而且外地花費也很高?!迸搜嘀肋@件事情后,第一時間幫助孩子聯系了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讓孩子前往康復治療,并幫他們爭取相應的補助政策。
除了幫孩子解決康復問題外,潘燕還想到了很多殘疾人家庭因病致貧的情況。潘燕反復研究幫扶政策,不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終于為姚某妻子安排了一份康復協調員的工作。
在潘燕的努力之下,洋山鎮有勞動能力的精準扶貧家庭就業率達100%,提前實現基礎脫貧任務和新增脫貧任務雙“達標”。
此新聞可在《掌尚舟山》APP同步收看,掃碼下載隨時閱讀舟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