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人員安全轉移是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昨天起,我市各個在建工地、地質災害點、城鎮農村危房及海上養殖等人員轉移工作全面展開。來自市防指的數據,截至昨晚10時,全市已轉移人員34449人。
“還是到老地方?”“我又來啦!”……昨天下午3時20分許,從魚山島上撤離的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的近1500名建設者陸續抵達岱山縣體育館安置點,大家拎著大包小包,熟門熟路地掃完場所碼,進入到提前安排好的點位進行安頓。
在此之前,該公司浙石化二期工程項目部項目副經理張子營帶著公司黨員和20余名青年突擊隊成員,提前到達安置點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敖涍^上一次‘軒嵐諾’的實戰,大家都比較有經驗了,這次爭取組織管理得更好?!睆堊訝I說道,該公司當天還自帶了專用電線,派了2名電工和體育館的電工一起,臨時在體育館接起燒水專線,防止用電隱患。
昨天下午1時許,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內的1萬余名建設者開始陸續向岱山本島有序轉移。動用103輛車,歷時約4個小時,超1萬的建設者們被妥善安置到18個避災安置點內。不少建設者席地躺下后,與家人視頻報平安。
“爸爸,注意安全,錢不重要,命最重要……”在體育館的一處角落,該公司建設者王洪光對著視頻中的女兒笑得開心,遠在江蘇老家的女兒時刻記掛著他,讓只身在岱山呆了1年的王洪光十分暖心?!澳惴判?,我們在避臺風,好得很……”不遠處,建設者楊保欽通過視頻,360度旋轉著,向在廣州的姐姐展示自己的安置環境。
讓建設者們過得更安心,岱山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特地提前安裝了比臺風“軒嵐諾”期間更大的電影幕布,并計劃利用岱山縣文化館的資源,在9月14日安排一場文藝快閃演出。
普陀區蝦峙鎮東白蓮華泰油品儲運項目的244名建設工人,比魚山工地的工人更早撤離。昨天上午9時30分,建設者們已乘坐蝦峙6號輪來到六橫,在統一完成核酸檢測后,入住位于洋山新村的臨時避災安置點?!肮び褌兙墼谝黄?,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又安全又溫馨?!惫と隧f國強上工一個月,已經歷了兩次臺風轉移,齊全的生活物資、暖心周到的服務,讓他不斷點贊。
關好門窗、拉下電閘,整理隨身物品……昨天下午6時許,三官堂村村干部來到鄭家塘37號時,看到67歲的童琴素已做好了轉移的準備,正等待著兒子來接她。昨天下午開始,三官堂村干部開始兵分幾路,走訪居住在地質災害點、城鎮農村危房的群眾,讓他們做好轉移準備,并幫助有困難的群眾安全轉移到安置點。據三官堂村村干部介紹,截至昨晚7時,根據前期排查,村里需要轉移的地質災害點的群眾,已全部完成轉移。
昨晚,經過1小時耐心勸說,工作人員成功將住在危舊房的2名老人轉移至馬岙街道避災安置中心。 柴瑩瑩 攝
“清單上還有幾戶沒有轉移?核對下,趕緊上門做工作!”昨晚,夜已黑,定海昌國街道留方社區的社區干部們,用應急手電筒照著轉移名單,在現場仔細核對著。留方社區范圍內有兩處較為集中的易澇點,居住人群又以老年人為主,根據臺風“梅花”一級響應的情況,留方社區干部從下午開始連軸轉、不停歇,挨家挨戶上門做轉移工作。
冒著風雨陪同老人安全轉移,推著輪椅幫助行動不便的人轉移,安排大巴包車轉移,打著應急手電筒轉移……昨天下午開始,一個個忙碌的背影,一場場溫暖的接力,一抹抹亮麗的志愿紅,一道道黑夜里的光,成為風雨中的另一道風景。
此新聞可在《掌尚舟山》APP同步收看,掃碼下載隨時閱讀舟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