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幾毫米,大不過手指,一件件螺絲、螺帽等起固定作用的小零件,舟山市7412工廠卻做到了極致。
來舟入企10年,金華姑娘、舟山媳婦蔣楊英見證著舟山市7412工廠如何通過工藝革新、新品研發,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讓國內每10輛乘用車中至少有7輛使用他們的緊固件產品,也見證著舟山制造業迸發出的創新大能量。
初入職“補作業”
見證企業生產向標準化邁進
2012年3月,蔣楊英隨舟山籍老公來到舟山。通過應聘,模具設計與制作專業出身、寧波汽車配件行業工作三年的蔣楊英順利入職舟山市7412工廠。
舟山市7412工廠,成立于1986年6月,汽車緊固件生產制造是其主營業務之一。當時的7412工廠年銷售額已近4億元,但公司緊固件產品的生產方式較為粗放簡單,有較多生產標準空缺。
蔣楊英記得,當時企業正處在生產工藝文件標準化建立階段,她入職后首個職位是產品工程部的工藝員,首項工作是圖紙轉化。
“有點像‘翻譯’?!笔Y楊英解釋,客戶下達訂單,發來的圖紙是成品圖紙,描述重點是“產品長什么樣,需要達到什么性能”。蔣楊英負責的圖紙轉化,要將成品圖紙轉化拆解為生產工藝圖紙,講清楚“產品如何一步步生產出來”。
此前的成品圖紙僅有簡易版的工藝過程卡,蔣楊英與團隊一起加班加點“補作業”,共同完成了3000多個產品的圖紙轉化,為企業生產定標準明細則。
7年申請了9項專利
工藝創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2013年年中,表現優異的蔣楊英被提拔為工藝組組長,此后,便開始帶領團隊對生產工藝進行優化。
適時,國內對企業降本增效提出了新要求,7412工廠也在尋求突破。
蔣楊英鎖定生產工藝的革新。她拿出一枚手指般粗的螺栓。這枚螺栓周身布滿螺紋,導向端有個圓滑的端頭,叫圓角。工藝改進前,這枚螺栓無法一次加工成型,圓角還要委托其他企業通過車床加工,生產效率低,成本高,還產生廢料。
能否一體成型?
蔣楊英在走訪外地企業中發現,一般用途的螺栓有“一體成型”工藝,但因圓角“擠壓成型”的過程,受力不均,通過力的傳遞后易導致螺紋變形、起皮,甚至引起螺栓開裂,并不適合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汽車緊固件。
“思路上先借鑒,工藝一點點改進?!苯涍^多次受力試驗,蔣楊英摸索出“分體鑲嵌”法:將原本一體結構的牙板進行拆解,用分體組合鑲嵌的方式,實現“一體成型”技術。圓角“擠壓成型”中被傳遞的應力減小了,對螺紋部位的擠壓就少了。
理論上可行,生產并非能一蹴而就。利用車間生產間隙,蔣楊英和車間師傅一起調試了10余次,耗時大半年,“螺栓尾部圓角由搓絲板一次成型”這一科技攻關圓滿完成,并申請了相關專利。
2018年,一股子鉆研勁的蔣楊英又將目光轉移至一枚銷釘。
蔣楊英拿來一枚中間部位刻有滾花的銷釘向記者介紹,這枚銷釘的尖角和滾花都需單獨的生產環節。蔣楊英又摸索出一套創新工藝:讓這枚銷釘在同一塊牙板上“兩步走”,第一步在牙板前半段先設計網面夾持銷釘擠出尖角,第二步在牙板的后半段完成產品滾花和桿部整形。
產品工藝由原先的紅沖+機加工改冷鐓狀態,取消車加工改冷鐓一次成型,取消不必要的拋丸和清洗工序,螺栓尾部圓角由搓絲板一次成型,墊片和碗形塞由單工序模改級?!肼?年,蔣楊英就帶領團隊跟進完成工藝改進106項,合計為企業降本500余萬元。
2018年啟動的為期兩年的搓絲專項課題研究中,蔣楊英完成搓錐角成型、搓槽成型和自攻釘自制三大工藝改進項目,合計為企業降本117萬元/年。
7年中,蔣楊英自己在生產工藝創新中就申請了9項專利,目前已完成4項專利授權。
提前布局搶新賽道
她見證著大家庭的齊力創新
埋頭苦研的同時,蔣楊英也見證著7412工廠這個大家庭的創新能量。
2012年前后,工廠提前謀劃布局,集全廠員工之力研發出耐高溫緊固件,投產后立即占據了行業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此前,國內使用的同類型產品均需國外進口,價格高昂。7412工廠率先研發成功耐高溫緊固件,不但為企業發展贏得先機,還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為汽車配件國產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耐高溫緊固件的開發周期長、技術難度大、研發風險高?!笔Y楊英說,它不僅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工藝,還需要高品質國產材料的支撐。為此,企業與其上游鋼廠開展深入合作,攻堅克難,最終研制出了最佳成分配比的耐熱國產材料。
隨著市場對舒適性和智能化需求的提高,汽車行業對零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調節座椅時“嘎嘎”作響的齒輪軸就是其中一個零部件。
7412工廠的技術團隊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通過“內外齒一體成型”技術改良,讓座椅調節更安靜舒適。2021年起,齒輪軸量產,生產工藝水平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汽車行業新賽道顯現。7412工廠積極開拓市場,緊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研發出一系列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使企業的產品結構走向高端化,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品。另外,輕量化相關的鋁合金螺栓、超高強度螺栓、非調質鋼螺栓等產學研合作項目正在積極研發中。
對企業研發日益重視
品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如今的7412工廠,為全國20多家知名汽車廠、主機廠配套生產高強度緊固件、非標緊固件和異形件,產品品種6000余種,年開發新產品500余種,年銷售額已突破10億元。國內每10輛乘用車至少有7輛使用該廠的緊固件產品。
創新不止,發展不息。2020年7月,上海大學—舟山市7412工廠高端緊固件研究院簽約并揭牌成立。
轉崗至研究院院長助理后,蔣楊英忙著帶領團隊積極開展戰略性新產品研發,推動與各大高校的深入產學研合作,通過加強對外技術交流,利用跨行業之間的相互交流、參觀學習,結合工廠需求提前進行試制研究和技術儲備,推動企業走向由客戶需求為導向到以行業發展為導向的創新發展之路。
如何進一步充分利用耐高溫緊固件的技術優勢,是蔣楊英近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更新換代,耐高溫緊固件在汽車配件市場份額可能逐漸縮小,但航空、航天、高鐵、船舶等領域依然保持著對耐高溫緊固件的巨大需求。
“能否將我們的耐高溫緊固件市場拓展至這些行業?”蔣楊英介紹,研究院已在開展前期相關的技術儲備工作。
蔣楊英也深刻感受到舟山對企業研發的日益重視。
近年來,舟山積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僅今年上半年,就先后啟動實施23項市“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12項省“尖兵”“領雁”攻關項目和3項市產業“卡脖子”技術重大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助力制造業關鍵技術攻關。今年上半年,我市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達37億元,同比增長55.7%,增速領跑浙江省。近日,我市印發《舟山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三年全力打造六大產業鏈,力爭到2024年全市規上工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5%。
10年,從一名普通的工藝員到工藝組組長,再成長為研究院院長助理,蔣楊英品出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味道。生活中,她已安家舟山,有一個可愛的兒子,生活充滿幸福感;工作上,企業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讓她深刻體會到自豪感和歸屬感。
?。▓D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此新聞可在《掌尚舟山》APP同步收看,掃碼下載隨時閱讀舟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