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岱山縣數字海洋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首批3款海洋數字化產品向全國試推廣,發布僅一周就吸引了國內多個涉海企業、部門的目光,并開始洽談采購事宜(本報15日報道)。船舶識別智能終端、海洋智能感知浮標、智慧海洋綜合管控平臺,這三款不同的數字產品富有舟山特色,堪稱“海上鷹眼”。向海圖強,“海味”濃郁的科技創新多多益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舟山地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節點,只有不斷突破海洋技術、提升海洋產業,才能贏得市場主動權,占據全球產業鏈的更高位置,這也正是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題中應有之義。岱山自主研發的海洋數字化產品,甫一面世就獲關注,應用前景令人樂觀。
作為海洋城市,在擁有比較優勢的同時,也會有“冷暖自知”的各種困難。比如數字技術,光靠“拿來主義”往往難以適應海洋性應用。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得集中力量辦大事、臥薪嘗膽謀自強,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形成具有舟山辨識度的創新成果。
最近幾年,我市向海圖強創新不斷,涌現出不少全國、全省領先的技術,這既體現了發展質量,更顯示了發展后勁。做好“?!弊治恼?,全市上下就要有這種舍我其誰、敢當先鋒的精氣神,在不同領域全面尋求創新突破。如此,現代海洋城市必定名至實歸。